《刻意学习》
这是周岭的第31篇原创文章
(读书笔记和思考)
本文字数4586,阅读时间约8分钟
重新发布说明:昨天由于在介绍作者时出现重大失误,必须删除重新发布,在此向作者和读者表示抱歉。同时感谢@张敏-紫苑的及时指正!
Scalers(攀登者的意思),清华IT男,2014年1月开始,利用业余时间在公众号『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』上持续写作,至今已经1000多天,自称“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”,是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。
一年前,我开始关注他的公众号,见识了他的持续行动,仅这一点实属不易。同时他的行文理念不浮躁、不噱头,不仅自己扎实做,也鼓励众人放下妄念,持续行动,这一切特征都说明他是个靠谱青年。这让我有足够的理由去买这本书,看看他的思想全貌。
一个年轻人用三年的时间,通过持续行动,出书立作,从“无名小卒”跻身顶级知识圈,Scalers的历程可谓这个时代离我们最近、最鲜活的成长案例了。这其中必有值得我们认真观察、思考和借鉴之处。
觉醒之路
Scalers的现在虽然已被众人所知,但我更关注的是,三年前他是如何下决心开始蜕变的?他觉醒的那一瞬间是怎么产生的?了解这些,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更有借鉴意义,这也正是我建立“清脑”公众号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他在书中诚实地讲述了自己写作之前的生活状态:
毕业之后,虽然有个不错的工作,但内心充满矛盾:一方面想着工作了是不是可以多点安逸和享乐,不用像读书时那样辛苦;另外一方面,看着偌大的社会,对比微小的自己,又想着要做一些事情,不要虚度人生。
在这种内耗和迷茫的状态下,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,不敢取舍,既要光鲜亮丽的繁荣,又不愿承受黑夜漫长的孤苦。终日陷入泥潭般的纠结:夜深人静打鸡血,浓度高,情绪盛,想要多努力;转眼天亮没起来,照样走老路。
在焦虑中百无聊赖,于是奋力投入微博、朋友圈以及和路内容资讯。渴望新信息,喜欢小红点。时刻盯着微博更新,刷完就看朋友圈……刷完了一圈,微博更新又来了,再来一轮。睡后早起,手机不离手。刷的时候不用脑,忘记看过的消息,每次受到新启发,发现原来自己早看过。特别渴望即时反馈,在社交媒体留言后,期待对方的回应。等待回应时状态消沉,内心一直牵挂,而一旦小红点亮起,倍感精神,仿佛人生突然亮堂起来。
无法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,走神反而成了强迫行为。做一件事没多久,内心按捺不住,拿起手机看看。遇到好玩的就有新想法,点开跟进,再点开一个,如此反复,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。
上述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,内心的良知将我拉回,于是负面情绪发作,压力大,负罪感,自感浪费时间。上进心又开始发作,下决心,打鸡血,删掉微博,关闭朋友圈,宣称自己要戒掉。然而治标不治本,散乱的注意力没有地方倾注,于是又找个其他渠道发泄。我关闭了微博和朋友圈,但是仍然手庠,只好跑到知乎、雪球等地方胡乱地闲逛……还自欺欺人:我这不是没有刷微博朋友圈嘛!
这些行为消耗了我大量的精力,我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与这些诱惑做斗争上。但其实一直没有赢过这场战斗,只是靠抽风式的运动,获得了短暂的平息。
……
这些场景是不是都很熟悉呢?Scalers没有掩饰或神话自己成名之前的窘境,而是如实地告诉了大家:每个“牛人”在成长之前都是“普通人”,和路人甲、路人乙没有任何不同,和你、我一样,迷茫、空虚、纠结、痛苦……反过来说就是,其实谁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!
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,真正促成他改变的是另一件事。
有一次,他在看《爸爸去哪儿》,节目中有意无意地展示了主角家里的生活场景、优越条件以及非常有趣的生活……他突然意识到,这完全是另外一个阶层的生活,如果自己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爸爸,没有好的经济基础,根本无法支撑那样的生活,哪里也去不了,只能在家里待着,没有谈笑风生,只能为生计奔波。
在这个瞬间,我突然明白,我一定要为自己做一些事情,不然的话,我可能以后哪里都去不了,什么也做不了,也选择不了。想到自己在未来要面对各种“没办法”“迫不得已”的时候,我几乎要跳起来,这是我无法忍受的。
Scalers最终作出了选择,拿起笔开始写作,走上了改变之路。虽然这个起始出发点并不高尚,也没有严谨的逻辑,但之前所有空虚、彷徨、无力累积到了一个阈值之后,在这个口子上爆发了。
现实中的困境不一定是真的困境,真正的困境是对现实的感知力麻木。当我们只看到近处时,是感受不到痛的,只有从人生终点回望,才能醒悟:“如果再一直这样下去,不做任何改变,那这辈子就完了!”你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?
没有人能够帮你,唯有自己真正觉醒,才能从内心爆发出力量。
N阶行动框架
从人生终点回望当下,可以使人变得清醒,从全局框架俯视当前,可以使人变得坚定。
Scalers通过自身1000天的实践,提出了“N阶行动框架”,这个全局框架让我折服,第一次看到时,甚至感觉自己瞬间进入了另一个空间。
这个N阶行动框架是:
一阶行动者(10^1):一件事情坚持10天左右就没劲了,约一周;
二阶行动者(10^2):成功完成了100天的持续行动,约三个月,然后就歇着了。二阶是大众阶,刚摸到了成长的门边,但会受限于学习系统和格局,如果不续航,马上回落到原有的模式;
三阶持续行动者(10^3):能把一件事情持续行动到1000天,约三年。能做到三阶的人通常有一个蜕变,但三阶会面临重构和创新的挑战,因为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,成就自己的东西会慢慢地限制自己;
四阶持续行动者(10^4):10000天,约30年,正所谓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不管是科技还是社会形态,或是人们的认知,30年的变迁足以让人们产生完全不同的改变。这大概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做到的最大阶数了;
N还可以继续往下取:五阶(300年),这个时候持续行动的主体已经不是个人,而是一个家族、企业或是政权了;六阶(3000年),持续行动的主体是文明,文明的延续和演化、传承和发扬,都要在这个层面上下功夫;七阶(30000年),人类史……
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知识点,你会觉得这没什么呀,但你若是一个行动者,这个框架的意义就非常大了。
如果脑中缺少这个框架,你很可能以为,一件事情能持续做三个月、半年就很了不起了,用这把心理短尺去丈量现实,必定是会有偏差的。但若是知道这个框架,明白三年也不过是个起步,心理之尺一下子就和现实相符了,行动也必然会更加踏实和坚定。
Scalers对1000天的持续行动也做了框架划分,我觉得有必要列出来,以后可以随时对照查看:
第1阶段:初始开始阶段(0-300天)。这个阶段主要厘清当前的处境,找到“我想做的”和“我能做的”之间的差距;
第2阶段:中盘持续阶段(300-600天)。这个阶段就是基于结构构建,来缩短第1阶段找到的那段差距。中盘是长跑,会感到无趣,但拼的就是坚持;
第3阶段:突破创新阶段(600-1000天)。这个阶段解决三个问题,重塑自己:1)审视自己已有模式,打破路径依赖问题;2)根据环境变化,调整思维格局,以适应未来趋势的变化;3)当自己变好之后,要防止潜意识的定位没有跟上,出现自我摧毁。
如此详实的行动框架,简直就是荒野中的卫星导航,知道的那一瞬间就相当于省去了无数自己摸索的时间和各种掉坑了,当然这也对真正行动的人来说才有效。
(点击《Scalers:谈谈N阶持续行动者》可查看原文)
成长的双翼
能做到持续行动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,就连Scalers自己也坦承,自己在行动初期也没少出现不想写、没的写、不好写、不会写、想放弃、想混过的念头,也没少出现那种组织不出语言的混乱感,言之无物的空洞感,情绪低落时的压抑感。(这些感受绝对说出了初写者的心声)
即便如此,Scalers也宣称仅仅会坚持是没用的,否则必定会面临“一直在坚持,却没有进步”的困境。对此,他的破解方法就是使用“成长的双系统”,所谓双系统就是“行动系统”和“学习系统”,前者是引擎,后者是导航,就像两个翅膀一样,同时配合才能飞高飞远。其中:
行动系统包含:持续不断地做、状态稳定地做、抵抗风险地做、机动灵活地做;
学习系统包含:实践中勤总结、学习中建体系、领域间找关联、视角间常切换。
这种系统分类使得Scalers的工科思维尽显无疑啊(笑脸),书中写得有些抽象和隐晦,我简单地总结是:
1、想办法持续做下去;
2、多总结、多思考,让自己每天都处于“拉伸区”内行动,而不是在“舒适区”徘徊,这样的持续行动才能不断进步;
3、当然,不能忽略“沉默期”的存在。
层次悖论
我认为短视者因为“看见”才行动,而远视者是因为“希望”而行动,面对同样一个事物,二者可能会作出截然不同的选择。比如:
有人不会(或者是没学会)英语,他就“看不到”英语在生活中的用处,进而认为英语没用,从而放弃;
有人没有更高的学历,他就“体会不到”学历能给自己的生活轨迹带来的改变,进而说学历就是一张废纸;
有人不喜欢锻炼身体,他就“感受”不到运动给自己带来的价值,进而认为躺着也挺好的……
所有具备这些技能的人都会持完全相反的态度和选择。想要跳出这种悖论就要相信“希望”,虽然现在看不见成果,也要持续行动,一直到让自己体会到其中的成就为止。
持续行动就是两个层次之间的分隔线,线上和线下完全是两个世界。线上的人能看清线下人的盲区,而线下人永远不知道线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风景。
同时,持续行动还可以解决系统性问题。也就是说,一旦通过持续行动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之后,原先遇到的所有问题可能会全部消失。对此,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个类比:
现阶段的困难就像是海面上的礁石,可能会造成航船搁浅,然而礁石很坚硬,我们无法将其打碎,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水面升高,把礁石沉淀地淹没在水底的话,那么这些礁石就不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干扰。
嗯,持续行动就是让船升高的海水,海水越多,越畅行无阻。
只做可控的
Scalers的踏实还体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上:只做可控的!这个理念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,也非常有实效。比如,他建议:
不要去理会那些有意无意进入你视线的新闻、广告,不要去参与讨论那些离我们很远的热点,因为你的情绪和反应不会对那些事情产生任何影响,你影响不了它,对自己的成长也毫无帮助;
不要去评价、抱怨老师讲课水平差,从而让自己产生厌学的态度,老师不会有任何损失,但是你有。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努力,屏蔽掉厌恶情绪,从老师那里学习到知识和能力!
不要去纠结、愤恨同事自私,领导无能,从而让自己消极怠工,你的情绪控制不了他们,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,难道因为他们的糟糕表现就让自己自暴自弃了?
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很烂,那只能说明自己很烂,因为现在的处境就是由自己过去的付出造成的,现在的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事物,唯有默默的改变自己,才是可控的,才能让自己在未来走得更好一些,脱离这些不满意的现状。
嗯,持续行动的过程中要扫除这些阻力。只做自己能影响的事,只说自己能产生影响的话,只关注能影响自己或自己能影响的信息。
一切的落脚点都在于能否帮助自己成长,只要行动的焦点在成长上,再恶劣的环境,再厌恶的人,都能为你所用,因为你能从他们身上取已所需,同时又能忽略一切与自己成长无关的东西。
专注自己可控的,忽视其它一切不可控的。
结语
虽然本书还有一些瑕疵,比如网文揉合的还不够,整书体系还有残缺感;比如表述时,理工科风格偏重,部分阅读体验还可以提升等等。但其中的几个重磅思想和理念足够支撑起这本书的份量,若是能悉心接受、践行,足矣!
更重要的是,Scalers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做出了榜样,告诉我们有一条并不华丽,但每个人都都可以做到的成长之路,它看起来很笨,但是却是最快的!
以上是我肤浅的思考,如有疑问或不妥,烦请留言告诉我,能够得到大家的反馈,是我最宝贵的财富。
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经历或相关事例,也请留言分享,不胜感激!
关注“清脑”
共同开启心智
探索成长方法论